玉门市人民检察院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队伍建设 > 正文
队伍建设

【玉·苗工作室】玉门检察:“一站式”综合保护为未成年人撑起一片法治蓝天

时间:2024-05-09 16:23:53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近年来,玉门市人民检察院立足完善未成年人综合保护机制,以打造“玉·苗”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品牌为契机,全面推行“一站式”履职服务,扎实推进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现代化,更加有力服务保障未成年人安全健康成长。

“三个构建一体化”

高标准打造

“一站式”服务平台

 

构建专业化未成年人检察办案平台。建成酒泉地区检察机关首家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覆盖未成年案件一站式取证与救助、青少年法治教育、犯罪预防与行为矫治、心理健康教育等多重功能,投入使用以来先后开展未成年人集中法治教育80场次,覆盖全市教师、家长和未成年人6000余人次。依托法治教育基地拍摄的“未检检察官的一天”被甘肃省人民检察院采用推广,并在甘肃经视播放。构建“1+N融合式”检察办案布局。以集中管辖涉未成年案件为切入点,统筹“1+N融合式”未成年人检察办案布局,一个未成年人检察办案小组总体推进涉未成年相关案件办理;以内部线索衔接融入N个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等多条线检察人员组成的办案组,深入辖区开展案件线索收集、校园法治巡讲、家庭教育指导等工作。“玉·苗”未检工作室办案检察官被全国妇联表彰为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获评酒泉市“青年岗位能手”。构建“玉·苗”未成年人保护检察品牌。建立“玉·苗”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室,形成“一站式”救助中心,牵头与公安、法院、司法、教育、妇联、共青团等部门建立工作衔接机制13项,牵头召开落实“一号检察建议”和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座谈会4场次,公检法联席会、检律联席会3场次,联合印发的《涉未成年人案件提前介入办法》《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办理机制》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实现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实质化“一站式”办理。“玉·苗”未检工作室分别获评酒泉市、玉门市“青年文明号”。

“三个保障一体化”

高质量完成

“一站式”案件办理

 

案前监督预防,保障青少年法治化成长环境。扎实推进“一号检察建议”落地生根,结合未成年人犯罪规律,对全市18所寄宿制学校、30余家网吧、酒吧、KTV等娱乐场所、200余家校园周边商户等场所分别组织开展专项检查,发现线索并开展公益诉讼检察监督2件,向相关职能部门口头提出意见并监督纠正3件次,发出检察建议6份,均已整改到位。案中能动履职,保障涉案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依法审慎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深入落实“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对主观恶性大、犯罪性质恶劣、手段残忍、后果严重或者屡教屡犯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坚持依法惩处。综合考虑罪名、情节、主观恶性和犯罪可能性的基础上做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近三年附条件不起诉适用率稳定在30%左右。同时综合不公开听证、训诫教育等方式引导涉案未成年人真诚悔罪。案后“订单”帮教,保障涉罪未成年人顺利回归。通过对涉罪未成年人进行全流程“订单式”帮扶,从前期社会调查、人格甄别、不公开听证、帮教条件论证,到审查决定后帮教方案设计、监督考察、心理干预、家庭教育指导等,根据个案情况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在未成年人各项特殊制度的落实过程中“对症下药”,依托办案中心开展帮教工作23次。办理一起联合社会专业力量多举措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案件,被中央广播电视台《守护明天》第六季第三期“被忽视的陪伴”专题推广。

“三个落实一体化”

高效能完善

“一站式”保护格局

 

多因素检察监督落实救助保护。倾力守护未成年被害人合法权益,在办案中坚持一案多查,依法对困难未成年被害人支持起诉3件次,对2名涉案未成年被害人发放司法救助金9.6万元。针对办案中发现的未成年人监护人监护缺位、监护不当等问题制发《督促监护令》11份,联合团委、妇联、民政等社会力量开展家庭教育指导13件次。各部门协同联动落实多元共治。积极营造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多部门联合参与的关爱未成年人工作大格局,联合教育系统会签、制定《法治副校长工作实施细则》,选派10名检察官担任法治副校长,30名检察干警担任法治辅导员。在“开学季”、六一儿童节等主题检察开放日活动中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教育、民政、团委、妇联等职能部门参加活动6次。立体化法治实践落实普法宣传。积极与市教育局联合在法治教育展厅开辟法治宣讲“云课堂”,策划开展“玉·苗”法治进校园巡讲活动,线上线下同步普法覆盖在校学生8000余人。联合学校举行“同看法治微电影”,会同法院联合开展“庭审法治课堂”,联合法院、学校举办模拟法庭,让学生“零距离”感受法律权威,联合公安机关、法院开展“研学旅行”主题实践,被央视新闻等主流媒体广泛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