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市人民检察院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队伍建设 > 正文
队伍建设

【玉检动态】玉门检察:“三个突出”切实提升检务保障工作水平

时间:2024-03-25 17:49:31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近年来,玉门市人民检察院深入落实《“十四五”时期检务保障工作发展规划》,突出高质量发展主题,以完善体制机制、健全制度标准、提高保障能力为主线,以强化经费保障、强化装备建设、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强化资金资产管理为重点,全面提升检务保障规范化精细化绩效化信息化水平,狠抓“三个突出”,以检务保障工作高质量发展服务保障检察工作现代化。

一、资产管理突出“规范性”

一是规范财务管理。始终坚持重要建设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党组会集体讨论决定,严格财务制度、科学管理预决算,量入为出、厉行节约,把钱用在刀刃上。根据上级财务制度及过“紧日子”相关规定,结合实际制定了《玉门市人民检察院制度汇编》、《大额资金使用财务管理暂行规定》,有力的保障日常工作需求。二是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定期进行清产核资,确保账物卡一致和资产安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办法学习资产管理经验,制定《玉门市人民检察院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编制《固定资产管理流程图》,每件资产都粘贴带有资产名称、型号、厂家、价值、使用部门、存放地点和管理人等资产信息的条形码标识,便于管理和盘点,确保资产从购买、发放到报废均严格按照流程管控。三是严把用车安全关口。严格落实派车和用车制度,积极创新公务车管理办法,对所有公务车车况按季度检查并进行换季保养,完成GPS 监控系统升级改造,对公务车所处位置、运行轨迹、速度、里程等实施动态监控,进一步提升了管理效率的同时杜绝安全隐患。四是严密实施赃证物管理。配置智能物证管理系统及智能储物柜、防磁柜、恒温恒湿柜、化学物品储藏柜、精密电子秤、电子标签写印一体机、高拍仪等专业设备,增强涉案财物存放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防止因遗失、变质等导致物证损毁。利用芯片条码技术,对涉案财物实行条码和实物图片相结合管理,为涉案财物建立电子档案,做到“一案一档”“一物一码”确保涉案财物内外部流转规范,并将涉案财物集中管理,分类存放。对库存的赃证物坚持每季度清查盘点,对存放时间较长的赃证物,及时敦促案件承办人结案,保证赃证物及时结转,避免积压。物证的存放均做到了账目清楚、手续齐全、保管妥当、移送及时,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检查中受到好评。

二、后勤服务突出“主动性”

一是以“科技强检”为目标,积极提升信息化程度。结合单位案件数量大、新增人员多、办案压力大等实际情况,把科技强检作为提高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能力的重要途径。以“深度融合”发展为引领,通过将检察业务与大数据技术深度融合,构建“业务主导、数据整合、技术支撑、重在运用”的工作模式,制定出台《玉门市人民检察院数字检察实质化运用工作方案》,成立数字检察工作机构及工作专班,形成信息互通,及时沟通、迅速支持的合作格局。二是以“环境友好”为原则,打造和谐办公环境。结合检察文化建设,加强机关外部环境的绿化、建设,配合业务部门的工作要求,进行办公环境装饰与设计。如在未成年人检察处所在的楼层,设置未成年人检察文化长廊,展示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流程、内容等;在院内墙壁上张贴节能减排的标语、粘贴画,引导干警节电节水、形成健康、文明的工作生活方式。三是以“以人为本”为理念,关爱干警身心健康。坚持以人为本,把树立时尚、科学的健康理念作为检察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坚持打造健康精干的检察队伍,设置运动区域并购置运动器材,为检察干警在工作之余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供必要条件。为检察干警建立个人健康档案,每年安排一次体检,在职工食堂提供安全、卫生、可口、有营养的餐食,全力打造“健康促进机关”。

三、装备配置突出“实效性”

一是确保办公办案条件有改善。加大硬件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高检院“人民检察院办案用房和专业技术用房(两房)建设标准”为契机,在充分研究论证的基础上,先后对办案工作区、听证室、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区、12309检察服务中心等核心工作区域进行重点改造,将原有的办公大楼改造成为综合布线、中央监控的智能化办公大楼。二是确保经费使用有成效。为适应办案工作量不断增加,机构创新变动较大、新增办案人员数量持续上升的客观条件,增强预算工作的前瞻性、针对性、准确性。通过加强调研,科学编制预算,在办公办案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围绕检察中心任务制定计划、科学统筹。在保证各项工作开展的基础上,做到经费最大可能向业务一线倾斜、向大案要案倾斜、向科技装备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