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玉门市人民检察院深入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最高检、省院案件管理工作会精神,紧紧围绕案件管理“一个定位、两大主责、三个理念、四化建设、五个体系、六种能力”案件管理新思路新格局和市院党组“145”工作要求,深化落实一体化案件管理工作机制,依托检察业务应用系统2.0,推动检察办案规范化建设呈现持续向上新常态。
一、宏观布局,全面服务提升办案质效
牢固树立全局观念,将案件管理工作纳入检察业务管理体系之中来定位、谋划和推进,整合检察管理资源,突出案件集中管理的枢纽地位。充分发挥案件管理部门在检察业务应用系统使用管理中的主管部门职责,在严格执行最高人民检察院统一配置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完善检察院业务应用系统功能,做好涵盖使用权限、办案组织和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协同办案平台的应用管理,构建与条线管理、综合管理分工协作、有效衔接的案件管理立体格局,增强案件管理的系统性、协同性和实效性。以“全科”检察官履职模式为重点,配置跨部门专业化办案团队4组,对涉及“四大检察”的案件实现全流程独立办理。
二、微观发力,靶向施策抓实内外监督
案管部门与技术部门不断统筹“双网”环境,做好系统维护工作,确保不同类型案件在对应系统版本中顺利办理。加强对检察业务应用系统运行情况的监控,防止出现线上一套、线下一套的“两层皮”现象。结合检察权运行规律和管理规律全面履行案件管理工作职能,通过数据抓取、碰撞比对等,动态感知、精准识别检察权运行中的廉政风险,实现对检察权运行的“嵌入式”监督。基于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协同办案平台和统计子系统,构建数字监督模型,排查类案监督线索。2023年以来共建立大数据监督模型7个,向检务督察部门抄送数据通报和《流程监控通知书》4份,推动类案治理和自我管理。
三、持之以恒,互促共进增强行动自觉
统筹考虑办案目标以及业务部门平衡办案量等方面需求,将案管部门对业务需求的精准掌握与技术部门对系统特性的熟练掌控完美结合,群策群力、密切配合,在终端和配套设备的配置、系统权限需求采集等方面做细管理和保障工作。各部门间既各司其职又通力协作,加强横向一体衔接配合,合力解决办案中存在的不规范问题。与系统运维团队密切沟通,解决系统使用问题26件,配置本地文书33份,发出流程监控52条,推动案管部门的实质化管理与办案部门、办案人员整改落实反馈的有效衔接,形成良性“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