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来,玉门市人民检察院深入践行新时代检察司法理念,创新运用诉源治理思维,构建“预防-挽损-治理”三位一体的工作体系,推动盗窃案件办理从“治已病”向“治未病”转变,从“末端处置”向“源头防控”延伸,切实筑牢民生权益保障防线。
一、多元共治,精准预防
盗窃犯罪作为侵财类案件的主要类型,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和谐稳定。针对盗窃案件“小案频发、追赃困难”的特点,玉门市人民检察院坚持“抓前端、治未病”,推动形成立体化防控体系。一是打造“沉浸式”普法创新模式。深入社区、学校、企业开展法治宣传,通过互动答疑、以案释法等形式提升群众防范意识,2025年以来开展集中普法宣传9次,现场答疑解惑54次。通过微信公众号开设“玉检普法”专栏,发布以案释法案例20起。二是建立“联动式”治理工作格局。强化盗窃案件协同追赃挽损,对于审查起诉阶段无法全额退赔的案件,持续跟进追赃挽损情况。如针对一起涉及多人的“换煤”盗窃案件,在庭前协同法院、公安再次充分释法说理,督促被告人积极退回违法所得,争取从宽处理机会,最终在判决前全额赔偿失主损失16万元。
二、小案精办,挽损惠民
秉持“民生案件无小案”理念,优化追赃挽损办案体系。一是高质量提前介入。深入推动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实质化运行,盗窃案件均100%提前介入,引导公安机关核实固定盗窃次数、盗窃价值及赃物去向的证据,为下一步追赃挽损工作做好准备。二是全链条精准打击。坚持上下游案件一体查办,除追究上游盗窃行为人刑事责任外,还同步对下游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件进行审查,实现全链条打击犯罪的目的。如在办理王某某等人盗窃案时,同步审查起诉宋某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通过充分释法说理引导犯罪分子全额退缴违法所得30余万元。
三、制度固本,长效常治
着眼“抓源治本”,推动建立追赃挽损长效机制。一是检察建议清理“追赃淤点”。针对办案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制发检察建议督促整改落实。如对公安机关侦查期间取证实效意识不强、侦查取证不全面的问题制发检察建议,推动盗窃类案件质效整体提升。二是建章立制疏通“挽损堵点”。深入推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规范化运行。相继出台《玉门市人民检察院认罪认罚案件证据开示工作指引(试行)》《玉门市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认罪认罚案件调整量刑建议的工作细则(试行)》,将退赃退赔与刑事和解、司法救助有机结合,形成“认罪认罚从宽-积极退赔-矛盾化解”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