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市人民检察院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发布 > 正文
新闻发布

【回顾·展望】玉门检察这“益”年

时间:2024-12-31 10:44:15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益”心为公捍卫公共利益

“益”路前行守护美好生活

——玉门检察这“益”年

 

2024年,玉门市人民检察院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大局,聚焦人民群众期盼和社会治理需要,始终坚持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这个核心,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突出“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提升公益诉讼办案的精准性规范性,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稳步推动并取得实效。全年共摸排公益诉讼案件线索54件,立案51件,开展磋商程序8件,其中公告3件发出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建议38,办理的3件行政公益诉讼案被确定为全省检察公益诉讼高质效案件,6件典型案例被上级检察机关公益诉讼情况反映采用,相关工作经验做法被主流媒体报道。

做实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守牢生态环保底线。重点围绕破坏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和生态资源保护“四个领域”,深入落实收集案件线索,积极督促修复受损环境、解决治理难题、健全长效机制,助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对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治理不彻底,推动不力的案件开展全面调查,积极对接公安、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部门,办理督促矿山修复公益诉讼案件3件,修复矿坑4处;全面排查机动车维修经营过程中存在的环境污染、安全生产、合规经营等问题线索,制发检察建议12份,通过“公益诉讼+行政检察”监督渠道,不断推动建立社会普遍性问题源头治理新模式。围绕河湖四乱问题,积极推进生态环保领域案件的圆桌会议、诉前磋商等制度,就公益损害问题与相关单位开展诉前磋商5件,不断推动河湖四乱和违法排污问题彻底整改,为建设美丽宜居城镇贡献检察力量针对辖区内某服务区污水直排问题,通过运用便携式水质检测仪现场检测,固定证据,通过充分释放说理和耐心疏导,督促相关责任单位架设污水处理设施,对服务区污水进行净化处理,修复生态环境;针对辖区内医疗机构在未申请办理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证的情况下将医疗污水直接排入城市管网,向相关责任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目前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证已正常办理,城镇污水已得到有效监管。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严把食品药品安全关。聚焦群众关切的食品安全问题,持续深入加大办案力度,不断加强与相关行政机关的协调联动,以检察履职有效推动和提升辖区内食品安全生产经营规范化水平,努力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提起涉食品药品安全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2件,法院支持公益赔偿15.77万元。同时,立足法律监督和公益保护职能定位,紧盯食品药品这一广受群众关注的民生热点,持续加大食品药品安全领域公益诉讼力度,注重对新业态领域自动食品药品售货机开展监督,对无证无照经营、未依法公示经营信息等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问题,通过“磋商+检察建议”的方式督促监管部门开展执法检查,行业主管部门对辖区医院、公园等30余台自动售货机进行了体检,督促经营主体依法公示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等信息,为自动售货机系上了“安全带”,让广大消费者安心购买、放心消费。以乳品安全为重点,针对奶牛养殖户生产、销售散装生鲜牛奶生产环境卫生不达标、清洗消毒操作不规范、牛奶贮存设施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等问题,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在全面走访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公开听证找准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和发力点,发出检察建议2份,督促多个单位、部门协作配合,多维度发力共同整治,防范和化解散装生鲜牛奶食品安全风险,切实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做好文物保护,守护中华文脉传承。将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检察监督置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统筹谋划和系统推进,不断加大办案力度。常态化加强对文物保护的巡查工作力度,共同推动相关问题的解决,主动商请文旅局协助调查,通过工作座谈会、情况通报会等,及时互通工作情况,统筹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主动开展长城文物保护“回头看”专项监督,针对辖区内汉长城九号烽燧遗址及汉长城黄花营3段、汉长城附属设施上回庄堡遗址及三个墩遗址等文物保护单位存在监管保护不到位、人为活动痕迹明显的问题,向相关责任单位发出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书3件,督促修复围栏800多米,悬挂公示牌警示牌30余块,切实以检察履职助推文物保护责任体系更加健全,以办案实效回应文物保护现实问题

践行司法为民,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将履行公益诉讼职能作为检察为民办实事的有效载体,以粮食安全、耕地保护、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治理为重点,以办好群众身边的“小案”“小事”为目标,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实实在在的检察产品。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监督为契机,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保护,办理违规占用草地、侵扰湿地、违规抽取地表水公益诉讼案件7件,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田间防护林的修建有效阻断了风沙侵袭,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针对畜禽养殖排污、私屠乱宰、制售伪劣农药、兽药、化肥种子、人居环境污染等问题,制发检察建议10份,督促相关行政机关主动履职,依法跟进监督,为乡村振兴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以监督守护“半边天”为己任,全面调查辖区产后康复中心、月子中心经营乱象,“月子餐”食品安全监管缺失等问题,向行业主管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强化监管,规范经营行为。



2025年,玉门市人民检察院将继续践行司法为民宗旨,聚焦“国之大者”“市之要事”,把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放在工作大局中思考、谋划和推进,将公益诉讼检察的治理效能转化为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玉门贡献检察力量。